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

〈橘色頁〉:我的書房

          Randolph Lu 攝影
學員:huru


期待著參加今天的「閱讀與寫作課」,因為老師這個月選讀現代文學家陳冠學膾炙人口的「田園之秋」。在孩子的教科書裡,就有收錄「田園之秋」的篇章,我已熟讀,這次可以趁此機會閱覽全書,我的心情是雀躍的,平常雖然也常看書,但是若有人牽引,又透過詳細的導讀,那對於書中的世界,會有很不同的吸收與理解。

課後,同學們熱烈討論著閱讀心得,從田園之秋所描繪出的意境,延伸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,對照兩位文學家的耕作生活、人生哲學,與作品,雖然一古一今,但他們無論是表彰「出世」或「入世」,對處於「田園不再」的現代都會人,都有很深沈的啟發與反省。在作家的文章中,我們除了能欣賞到優美的文采,最最感動的是來自作家廣博的知識,與高明的智慧,老師說:閱讀除了給自己充電外,能使心安靜下來,有安靜的心,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。

閱讀是生活的必要元素,我相信來參加「閱讀與寫作」課的學員們,都有這樣強烈的認知與感受吧。

於是,大家聊起了自己在家裡的看書地方,有些家庭有獨立的書房,有人是在客廳的沙發,也有利用餐桌,或在臥室的床上;聽著同學們接續話題,講起閱讀的種種,有人會煮咖啡,有人要開著音樂,有人必須獨處、、、我想著自己近來最常用來看書的空間,卻是女兒的小房間。自從兩年前女兒出國唸書後,我立刻對家人宣示,我暫時接管她的房間,不得有異議。從此,我終於擁有一個舒適、專屬於我的閱讀空間了。

我與先生剛結婚時,住在二十六坪大的二樓舊公寓,這租屋沒有電梯,大門打開後,是一字形的小陽台,對著八米的巷子,也是房子唯一的自然光源,室內用麗光板隔成兩房一廳,廚房、餐廳合用,外加浴廁;每個房間的水泥天花板上,裝有一盞20燭光的燈泡,光線很暗,根本無法看書寫字;這使我們很懊惱,我們都不怕窮生活,但沒有書陪伴的日子,卻很難過。

當年還沒有能力購置家具,所以遑論有專用的書桌,這對於喜歡看書的我,很不習慣。結婚前,無論在外租屋或住在娘家,都有著一張木製書桌,桌面不大,有兩個抽屜,分別放著文具用品、信封信紙,還有我的保養品。桌上左前方有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檯燈,每天晚上我坐在桌前,打開檯燈,翻開書本,逐頁翻讀,常常過了午夜而不自知,房間雖小,但跟隨著書裏的世界,卻也懷抱著遠大的夢想。

沒多久,我們存錢買了幾件家具,唯一的小書桌,規劃給先生專用,屬於我的是一張更小的化妝檯,擠在臥室一角,書架則站在客廳的隔間牆邊。每天下班忙完家務後,其實已經沒有餘暇靜心看書,我也慢慢適應了沒有書桌的歲月。

再過了兩年,有了雙胞女兒,一家四口的空間更擠了,每個房間都填得滿滿的,陪伴女兒玩耍時,只好把客廳桌椅推到牆邊,買了一塊地毯鋪起來,我和孩子就在地毯上從牙牙學語到說故事、認字、唸書。

婚後第六年,我們終於有能力買屋,那是一間位於巷弄間的三十坪公寓,雖然老舊,但畢竟是我與先生兩人走過了篳路藍縷、白手起家的「成果」。看到女兒歡欣的在房間穿來穿去,跳著、叫著玩捉迷藏,大人的負重辛酸一時都被修補、彌平了。

尤其是餐桌定位後,我鋪上了白色桌巾,擺上了四張椅子,一家人安穩的坐著慢慢享用我的料理,光想像這幅圖畫,就讓我感到心滿意足。

但最驕傲的時刻,則是餐後我收拾好桌面,餐桌立刻變身成為書桌,孩子作功課我看書,先生整理他的工作紀錄、、、雖然在這個時候,我們依然沒有「書房」的專屬空間,可是,容許作夢,是值得的。

有一天,工人運來了我們訂購的書櫃,那是超級大的藏書之處,上下兩層,還有玻璃門,算是家中最豪華的家具了。
書櫃的上層是「公用」,陳列家人共有的大部頭、重量級的書籍,下層則分成四等,分每人擁有一塊專屬空間,存放自己的書籍收藏與功課、文具。

這個矗立在客廳最中心位置的書櫃,猶如一個雄偉的守護神,是我們家的「精神象徵」,我常常望著它,便感覺心如磐石,好像給我添加了出外打拼的無限力量,
當然,因為其中藏書,都是我的「老師」,在閱讀中,讓我學習知識、文化、藝術,乃至於旅遊、烹飪這些生活品質與美學,就在有限的餘暇中,讓我能慢慢的培養創意,並把「書香傳家」這樣的心念,灌輸給孩子。

如今,我把女兒房間布置成一個閱讀空間,這使我再次擁有專屬的書房世界,雖然心境有些蒼傷,但失而復得,心裏十分歡喜,更是倍感珍惜與滿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