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

「橘色頁」,就是有橘色的頁面


心       岱 撰文
Randolph Lu 攝影

「寫作課」之後,有學員問我,為什麼取名「橘色頁」,它有怎樣的含意嗎?
相信這一定是很多人的疑問。
其實我自己也解釋不清楚,但是,我知道,對我來說,它其來有自。

話說從頭

1992年,我應聘到「時報出版公司」,當時,正是出版社從「叢書」編輯,走上「書系」編輯的初期;這兩種「術語」都是「分類」的同義詞,只是,書系的架構,明顯的為書種穿上制服,利於辨識,與強調它的專業性。
過去,在解嚴之前,台灣的出版,概分兩大宗,一是「教科書」,一是「文藝書」,
國外的翻譯書屬於「盜版」。

屬於「文藝書」的出版,因為項目單純,只要以「叢書」編號方式,來作規劃管理便足夠了。

八十、九十年代,台灣經濟起飛,建設有成,是台灣錢淹腳目的黃金時代,文化出版業大為興盛,於是,開始有「尊重版權」、「授權觀念」的反省與落實。


初生之犢的我

我踏進出版界,完全是一個「新生」,雖然我當時已經是「著作等身」的作家,但對於「編輯」的工作,也是剛剛入門。
傳統的編輯工作,就是看稿、潤稿、校對、落標、發稿。作家的小說、散文等文藝書,必須尊重作家的來稿,除了改錯字、發稿給印刷廠、跑退之外,編輯工作其實只等同於「技術」,談不上什麼「巧思」。

也就在九十年代,出版業面臨「多元」、「競爭」的時代,「叢書」已經無法滿足於市場,於是只有以「書系」的編輯,才有可能開展格局,這時編輯的職責「挑戰」才算真正開始。

我所擔任的是「生活線」的主編,所謂「生活」,是相對「文學」「史哲」「財經」而言,當時,生活類的出版空間很大,舉凡「命理、保健、醫療、食譜、美容、、、」都是範疇。

為「都會美學」鑄記

我到任之後,除了延續線上原有的各個書系外,我計畫的新創意,就是「生活品質」,以都會生活為人事物作為主訴求,書系取名「橘色頁」,看來很抽象,但從字面去分析,有顏色、有氣味、有形貌、有聲音、、,是生活的紀錄,思想的伏流、行為的挑動、美學的潮流、、、歷歷都在這書的頁面上。

我記得開了這書系,我邀請了國內作家寫「生活散文」、「飲食文學」,勵志、手藝、收藏、美學、時尚、遊記、、、等,把生活中的情趣一一顯現。在當時,是嶄新的創舉。

從此之後,二十年來,都會的生活書在市場上佔據了最大的消費群,「橘色頁」的元素,一一被拆開來成為單一的「書系」,如:勵志、旅遊、美學、時尚、飲食、、、新世代的興起,帶動了都會口味即生活的一切。可見,我當時雖是初生之犢,卻有先見之明,看到了市場的趨勢。

「金字招牌」再啟用

我常常想起「橘色頁」這個名詞,懷念它曾是我的「試金石」,是我在職場的初試啼聲的烙印,是我頒給自己的獎盃。

如今,這塊「金字招牌」,將為學員的文章專區所定名。
橘色,是使人愉悅、希望、前進、提昇的顏色,有一種平和、安定、歡樂、甜蜜的想像,希望「寫作」能帶給學員們如是的感受與成就。

充滿想像的「橘色世界」

我將在每一篇發表的學員文章前面置放一張看來有「橘色焦點」的圖片,以豐富版面,發揮閱讀效應。至於圖片中的畫面並非有其意,只是讓讀者欣賞「橘色頁」時的美好感受。

這些圖片是攝影師盧紀君在出訪各國時的作品,可見隨時隨地,橘色世界遠在天邊近在眼前,為我們帶來充滿想像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