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

心岱的鹿港學:「百年繁華最鹿港」6

出自「百年繁華。最鹿港」P.18
龍山寺八卦藻井與門神

滄海桑田 鹿港物換星移的地理宿命

曾經盛極一時的鹿港,因為港口興起而誕生了繁華市街。後來,港口嚴重淤淺,整個小鎮也因此日漸沒落。港口的興盛與淤淺,其實是隱藏在鹿港市街百年繁華背後的地理宿命。

因地利之便而興起

鹿港隔著台灣海峽,遙遙與福建相望。比起台灣南部的鹿耳門(安平)與後來才興起的北部八里夯(淡水),鹿港跟福建各港的直線距離最短,尤其,到閩南沿海各要港更為近。從鹿港出發,順利的話一天之內就可抵達。而且,鹿港位於台灣中部,不只彰化平原的物產,就連南投、雲嘉平原的農產品也都能運來。所以,隨著清代漢人到台灣中部開墾的越多,鹿港身為台灣中部的交通樞紐與物資轉運中心,地位就越來越重要。

據說,清初康熙年間的鹿仔港原本是個廣闊水深的良港,它與南部的安平港共同守護著台灣西岸。一直到乾隆中葉,中部彰化平原的其他兩個小海港:海豐、三林港都已淤積了,只有鹿港的港口狀況仍然良好。相較之下,鹿港的航運地位就越來越重要。再加上,大陸東南沿海各省人口稠密,糧產卻不足,相反地,還尚是殖民處女地的台灣卻盛產稻米與蔗糖。於是,清廷就指定鹿港負責運送台灣米到福建給軍隊做為糧食。這種米糧,就稱為「兵米」,也有人叫它做「官米」。

運送兵米到大陸,算是鹿港邁入巔峰的伏筆。雍正年間,沿著鹿港溪北岸已發展出一條專門服務兩岸貿易的市街了。清政府斥資在這條市街的西邊蓋了十六間大米倉,專門儲存從全台運來,等著要送往大陸的兵米。鹿港商人掌握了轉運全台稻米的利益,因而大發利市。後來,運兵米的差事,連民間商船都得「下海」兼差。哪隻船要載運多少兵米到福建、哪隻船該貼補多少紅包(「運腳銀」),全都由「鹿仔港同知」這個機關來統籌管理。

大約又過了半世紀。乾隆四十九年,鹿港正式成為貿易口岸(正口),與泉州的蚶江對渡,鹿港從此邁向繁華的巔峰。雖然,民間商船必須挪出部分的船艙來幫政府運官糧,可是,精明的鹿港商人仍能從中賺取豐厚的酬勞。商人們從台灣各地搜購農產品,經由鹿港運銷到大陸。船隻回台灣時,再順便買些大陸生產的日用品或木材石材等建材壓艙,馬上又將空空如也的船艙塞得滿滿的。這些「舶來品」在鹿港上岸之後,不但豐富了鹿港人的生活,也供應了鹿港週遭腹地:彰化台中南投一帶的需求。鹿港有句俗諺:『頂到通宵,下到琅橋』。意指北從苗栗通宵南抵恆春,都是鹿港的商業腹地。實際上,就連淡水也設有專與鹿港貿易往來的鹿郊。


出自「百年繁華。最鹿港」P.21

《鹿港幫清政府運官糧到大陸》

負擔的運量多寡,基本上依照船隻的大小而定。比如說,體積較大的廈船與橫洋船,每艘就必須負擔兵米一百一十石與六十石的運量;要去蚶江的桅船較小,每船只要四十石即可。

不過,倘若這艘船原本就是運送穀物的,那麼,配運量就要加倍。

配運的船舶,政府會貼補運腳銀兩,每石給銀四分四釐。

但是,貿易的利益還是遠遠大於「運腳銀」的補貼。所以,清末有很多鹿港商人爲了躲避這個差事,而刻意不加入鹿港的行郊(商業公會)。
......[待續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