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

〈橘色頁〉:聚會,與期待

                    Randolph Lu 攝影
學員:黃建邦


離家來台灣赴任就職後,我更珍惜每次回香港與朋友的相聚,時間雖然都不長,通常只是個飯局,所以我都把行程排得滿檔,希望把握機會,維繫跟同學、舊同事及朋友的往來。雖然現在可以透過臉書知道他們生活上的一些點滴,但面對面的聚會本質與意義是無法被替代;一聲笑聲,一次鬥嘴,一下輕拍,甚至一個眼神,交織成的人際互動,並非利用科技,在電腦螢光幕上可以被滿足的。


儘管每次聚會,總是重複熟悉的話題:工作,生活,娛樂,時事等等,但大家在交換著彼此資訊的同時,發現時間已經掠過的痕跡,例如誰結婚了,誰生了孩子,誰換了跑道,誰又購置新屋、、、這些原本屬於長輩們的故事,已經無聲無息的溜進了我的聚會,我相信,孩子教養,學校選擇,才藝補習、、、這些接續的家庭主題,將是下一次聚會要被談論的熱烈素材呢。

這些開心的聚會,時間總是飛快,轉眼間,大家又回到各自要處理種種問題的生活裡。它讓人有所期待,也讓人難免浮現一絲絲的惆悵,老友、舊識的見面,歡笑中是友誼的延續與凝聚,但也是歲月的短暫與無情。對我來說,只要聚會人數愈多,這種感覺就愈強烈,我會感受到一種失落之憾。

這是為什麼呢?或許有人會跟我說,你想太多了,你就是太閒了,應該找個人管管你,不夠的話,生個孩子,一定能把你這些多餘的思想消滅,那時候,你才會後悔沒好好把握這休閒好時光,盡想些無聊的白日夢。

真的嗎?聚會非得要喧囂、熱鬧,盡興而歸嗎?人愈多,愈熱鬧的聚會,我們才能忘記寂寞嗎?我們不能質疑這些真理嗎?不去想,並不代表它不存在啊!我的經驗告訴我要抱著好奇懷疑的心,事情總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,但答案也可能沒那麼複雜,只在乎你有沒有好好的睜開眼睛,打開耳朵,留意我們身邊的一切。

有一天,我逛書店時,看到新書推薦的攤位,放著曼德拉的新書「與自己對話」,我心頭一震,像在黑暗中找到了光點,內心一陣欣喜,快快買下了它。每次的聚會,甚至每一天,我們都跟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人對話。下班後,更可盡情的逛臉書與部落格,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看似很頻繁,但我們可曾靜下心來跟自己對話,出席一個跟自己一個人的聚會?

回想一下,我好像不太喜歡自言自語。我個人獨處的時間,多半是閱讀。我喜歡坐在咖啡廳看書,因為可以遠離誘惑與干擾,全心專注在書本上。雖然周邊的客人來來去去,音響也播放著歌聲,但屬於我的世界,卻是平靜的、愉悅的,很踏實而飽滿的。這不就是我跟自己一個人的聚會嗎,我想這也可能算是一種與自己的對話吧。一樣的咖啡,不一樣的書,喝一口咖啡,打開書本,一頁一頁的翻,慢慢的看,細細的讀。想想自己,想想別人,去發現書中閃爍的千古智慧、、、學習磨練自我的觀察力與敏銳的感受力,我想閱讀所帶來的樂趣,就是讓人不斷成長的這種的感覺吧!

在這快速變化,到處充滿壓力的生活,一不小心,就會掉到空轉的陷阱裡,時間其實是最殘酷的,相對於人的生命,時間就是指標,在轉眼流失的時間中,身心無限的疲倦,但並無所得。每當我有這種失落之憾的感覺時,找一間安靜的咖啡廳,品賞一杯香醇的咖啡,閱讀一本有趣的書,跟自己獨處,跟書中的天地對話,我想,這才是我最期待的聚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