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

心岱的鹿港學:「百年繁華最鹿港」29


廟宇,是先民心靈寄託的場所,同時也是民間建築的精萃。來到鹿港,不能不欣賞廟宇的那些優美飛簷、斗拱與雕花,尤其這三間號稱「鹿港三寶」的廟宇,更是台灣傳統建築的極品。
出自「百年繁華。最鹿港」P.54
泉州移民興建的龍山寺

鹿港三寶之1 龍山寺1/2

這棟現在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國寶級廟宇,明朝永曆七年(西元1653年)由肇善禪師草建,是全台灣第一座佛寺。


據說,明朝崇禎年間,泉州苦行僧肇善雕了一座石觀音,原本要進獻南海的普陀山;沒想到,行船途中遇暴風雨而漂流到台灣鹿仔港;最後,肇善就在鹿港街旁以草木搭建了一間簡樸的龍山寺。不到十年,鹿仔港遷街,龍山寺也跟著遷移並改成堅固的磚石建築。又過了130年,鹿港開正口的前兩年(西元1782年),舊有的龍山寺因狹窄不敷繁華的鹿仔港人使用,泉州人陳邦光便提議遷到現址擴建,獲得八郊大力支持。於是,大家集資從閩南與廣東聘來名匠,並從內地購入福州杉、花崗石與磚。據說,部分石材還來自遙遠的法國呢!經過大家幾年下來的齊心協力,全新的龍山寺終於在乾隆五十一年完工。


這棟仿自泉州龍山寺的廟宇,為北宋宮殿式樣,佔地一千六百多坪,規模宏偉,因而被人稱做是「皇帝殿」。據說,龍山寺以前還有九十九道門,後來因為年久失修而顯得破落,原來的左右廂房更是毀損嚴重。民國六十二年,東海建築系教授漢寶德呼籲政府應保留龍山寺這座國寶,並於次年率領師生、邀請鹿港諸位名師進行全面修復,歷經數年,龍山寺才得以恢復現今的莊嚴容貌。


鹿港龍山寺擁有台灣寺廟罕見的四進三院格局,院落層次分明,雕刻彩繪精緻,也因為它是台灣現存最完整且最美麗的清代建築,素有「台灣紫禁城」之稱。世界各國的建築學者也讚它是「台灣藝術殿堂」,甚至譽為「中國建築學之寶」。
......[待續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