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「百年繁華。最鹿港」P.65 文開書院 |
鹿港三寶之3 文武廟(文開書院)1/3
文風鼎盛的鹿港,不僅出過三百多位博士,詩詞吟唱之風也未曾稍歇。在早期台灣教育不普及的環境下,大部分的鹿港人都嫻熟「字、墨、算」;甚至連販夫走卒都能寫得一手好字。人說鹿港有雙璧:文風與民風。這兩者都與文開書院淵源甚深。
書院最早可溯自唐玄宗創設麗正脩書院以研究典章,在宋元兩代,書院達到顛峰。這種民間講學,與求功名、培養官吏的官方教育系統相當不同。書院除了教授理學與經史詩詞之外,特別重視人格教育。台灣第一所書院是康熙二十二年,靖海侯施琅在台南設立的西定坊書院。雍正、乾隆之後,各地興建書院甚多;光是雍正一朝,就建了十七所。鹿港文開書院雖然是建於清末,在彰化縣境內的八所書院為第六所,目前卻是全台灣60所清代書院,少數被保留下來的。
文開書院與文廟、武廟並排一列。文武廟,通常是孔廟與關公廟的合稱。鹿港因為從未設有縣治或府治而不能建有孔廟,因而在嘉慶十一年先後建立了文昌祠、武廟,分別供奉文昌帝君、祭祀儒家的先賢,祭拜關聖帝君。道光二年,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首次提議在鹿港建立書院,但因為書院所費不貲或另有他因而受挫。鹿港道光四年(西元1824年),舉人林廷璋聯合鹿港的貢生、廩生、生員等人聯合上書鄧傳安,重提在建文開書院之事,最後終於獲得閩浙總督孫爾準同意,而在文祠旁興建了文開書院。
《文開書院祭祀的朱熹與海外八賢》
台灣民間的書院,崇祀的儒家聖賢依不同地區移民而分成閩南與廣東兩派。閩南人興建的書院多半祭祀朱熹,朱熹是南宋福建人,也在閩南講學,對於提升文化很有建樹。至於廣東人所設的書院,則多半祭祀唐代大文豪韓愈。韓愈因上諫禁迎佛骨而觸怒了唐憲宗,從宮廷高位被貶至潮州當刺史。韓愈在潮州執政只有一年多卻頗多建樹,因而被當地人民奉若神祇。
鹿港文開書院,承襲八閩文化,中間主祭朱熹。兩旁陪祀「海外八賢」:明朝太僕寺卿沈光文、徐孚遠、盧若騰、王忠孝、沈佺期、辜朝荐、郭貞一;清代知府藍鼎元。前面七個是明朝遺臣,取其忠心,後面一位清代知府,因為平定朱一貴之亂有功於國家。用意就是希望書院的學生人格高潔,做個有用的好國民。
《文開書院祭祀的朱熹與海外八賢》
台灣民間的書院,崇祀的儒家聖賢依不同地區移民而分成閩南與廣東兩派。閩南人興建的書院多半祭祀朱熹,朱熹是南宋福建人,也在閩南講學,對於提升文化很有建樹。至於廣東人所設的書院,則多半祭祀唐代大文豪韓愈。韓愈因上諫禁迎佛骨而觸怒了唐憲宗,從宮廷高位被貶至潮州當刺史。韓愈在潮州執政只有一年多卻頗多建樹,因而被當地人民奉若神祇。
鹿港文開書院,承襲八閩文化,中間主祭朱熹。兩旁陪祀「海外八賢」:明朝太僕寺卿沈光文、徐孚遠、盧若騰、王忠孝、沈佺期、辜朝荐、郭貞一;清代知府藍鼎元。前面七個是明朝遺臣,取其忠心,後面一位清代知府,因為平定朱一貴之亂有功於國家。用意就是希望書院的學生人格高潔,做個有用的好國民。
......[待續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