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讀「越讀者」之書的課,今天已經是第四堂了。很不一樣的是,走進教室的學員,我熟悉的只有兩位,其他都是新生。
「可是,這樣不是很好嗎?剛好給自己看一本好書,整理一下思緒與心得,下次上課時,好好分享給大家。」我這樣對著空氣說。
但是,現在,你們應該聽到我的回答了。
學員們進了教室,身體不自覺的停頓,在玄關處擠了一下;我想這是因為這個根本不像教室的空間,讓進入者忽然手足無措的現象。雖然,或許大家都曾經在Bubu的部落格看到了這工作室的「照片」,但那畢竟是都是局部的影像,非要親自面臨了這整個空間、進入它成為它的一份子,是不會感受到它所呈現的「意念」與「意義」的。
我自己的感受,則是來到了一座「劇場」,初時,你會以為你是來觀賞劇場的表演,隨後,你卻知道你並不是觀眾,而是上台演出的角色,接著,你竟感覺你什麼都不是,你是這劇場的一件道具,或一抹光影,你的來去,都被包容在這劇場的生命,一同參與了它的抽象與實相。
有幾個遠自中部而來的學員,由於對路途陌生,敘述著輾轉的歷程,但她們都準時安全的抵達,我更相信,這一堂課之後,她們將覺得今天的「跋涉」,不僅很值得,且在心中留下了學習的甘美記憶。
今天正值「粥會」的第二次,午餐時刻,我期待著那端出的「粥」,會是怎樣的風景?這竟然變成了我很享受的「秘密」,心裡埋著「未知」的忐忑,卻又在意著它可能的「巧變」是否將被我所猜中?
桌上擺滿了每人一份的「生菜沙拉」「獅子頭」「大蝦蒸蛋」,尤其是「獅子頭」,煮得很爛的白菜做底,拳頭大的紅燒肉丸,上鋪翠綠的龍鬚菜,這個主菜看來非常的「厚實」,學員們稱:當真是個『獅子頭』。
最後送上的「粥」,應該才是今天的主角;新生並不知道這個由來,我特地解說的一遍。
我原帶了相機,想拍攝,但是不想讓碗中粥涼了,便作罷。
可是,我卻又凝視了它好一會,不捨得分秒有所錯過。在蒸騰的熱氣中,我先聞出了筍子的清香,果然,深碗中盛著透亮的米粒裡,看到了參差其中的筍絲。
秋天應是筍尾季節了,這碗筍粥有著秋末的告示。小米粉解說了熬煮的過程,以及下鍋前的筍絲準備,就是憑著這些心意,便把筍的鮮美提煉得更加的清麗。它雖是一碗獨立的佳餚,但配著其他的菜色,竟也相宜。
吃粥,常會令人「安靜不語」,一來,熱騰騰的粥一定要「慢慢」吃,「慢食」便生出「用心」,用心顯現了「專注」,專注才能品嚐出滋味。
今天的午餐,有好一陣子的靜默,但喜樂與滿足的情緒卻洋溢了全場。這「靜默」是給了筍粥最佳的掌聲,當我起身去盛第二碗粥的時候,我看到這個「劇場」的光影,在每個學員身上閃爍。